24小时联系电话:13909862170

新闻中心

教育部《校外培训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深度解读


教育部近日发布了《校外培训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这一举措早在市场预期之中,但其具体内容和结论却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。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,这份文件的发布为教育行业带来了积极信号,预示着2024年或将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。

首先,在与“双减”政策对比时,《条例》中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删除了“高中阶段参照执行”的表述,这无疑是一颗重要的政策定心丸。尽管2022年中期以来,多数教育培训企业已明确表示将继续开展高中阶段业务,但市场上对此一直存在顾虑,导致相关企业的估值受到持续压制。如今,官方文件直接剔除了对高中的限制,有力地消除了市场的疑虑。至于市场上关于牌照新发、周末禁培等传言,在此次文件中得到了间接澄清。





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培训,我们的观点保持不变:高中培训的逻辑与K9阶段本质不同,并且主管部门已经在实际操作层面进行了优化调整,因此无需过度担忧。头部教培机构已经明确了在高中阶段的发展策略和节奏,我们坚定看好供给出清后高中教育培训赛道集中的红利释放。


其次,《条例》新增内容强调了“校外培训按照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分类管理”,并提出要“引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”。这一规定为非学科类培训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方案,标志着在双减背景下,非学科类培训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和使命。过去,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,教培机构逐步明确了非学科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。非学科概念的引入和落地旨在推动教培机构转型,满足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合理需求,同时丰富教育资源供应。


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就指出,双减政策的核心原则不会改变,本次《条例》再次明确了学科类培训的非营利性和指导定价原则,进一步表明学科类培训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未来,教培机构要在监管框架下合规合理地开展非学科类培训,并通过接受检查督导不断优化改进。

过去两年来,众多头部教培机构加快了向非学科类培训的转型步伐,而近期部分地区也在加快非学科类培训牌照的审批和发放工作,这些都传递出积极的产业信号。值此双减政策实施三周年之际,不仅要总结双减成效,更要推进校外培训治理的规范化、法治化进程。《条例》意见稿明确了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基本定位,充分尊重和正视家长对子女合理培训的需求。

基于以上分析,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资机会,特别是在A股市场中的学大教育、豆神教育、凯文教育、昂立教育等;港股市场中的思考乐教育、天立教育、卓越教育集团;以及美股市场中的新东方和好未来等代表性企业。